明天就是2025年了,回望2024年,全球轮胎行业依然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那么明年,轮胎行业将呈现什么变化?面临什么挑战呢?
我们结合目前市场的走向,总结出2025年轮胎行业的几大趋势,供各位轮胎老板参考。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一直在升级以及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日益激烈,轮胎企业纷纷在质保服务上寻求突破。今年来,德国马牌、倍耐力、普利司通、正新轮胎先后宣布推出轮胎终身质保服务,轮胎行业正在进入价值战时代。
2025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升,预计将有更多轮胎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来增强品牌竞争力。
2024年的轮胎涨价潮从年初贯穿到年尾,这一年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多种原材料都实行暴涨,特别是天然橡胶价格飙升,一度冲击到20000元/吨左右。
天然橡胶价格虽已回落,不过综合各种原材料价格走势来看,预计在2025年,轮胎原材料价格仍在高位,继而推动轮胎价格上涨。并且,已经有轮胎企业发布了2025年1月涨价通知单。
新能源车发展突飞猛进,新能源轮胎也已成为轮胎企业的研发重点,国内外轮胎企业都争先发布自家EV轮胎新品。
2025年,更多轮胎企业将进一步加大新能源轮胎的研发力度,推出更多适应新能源汽车特性的轮胎产品,扩充其EV轮胎产品线。
一直以来,出口是中国许多轮胎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中国作为轮胎第一大国,2025年出口方面或将继续增长。
不过,特朗普获得“心动的offer”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给中国轮胎出口带来了潜在风险。11月25日,特朗普就表示在2025年1月20日,也就是上任后首日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面对欧美国家的双反政策,中国轮胎企业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出口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和相对宽松的贸易环境,成为中国轮胎企业的重要选择。
数据显示,俄罗斯对来自中国轮胎的需求增长了125%;12月19日,沙特王国75亿元轮胎项目正式签约,将由沙特王国轮胎集团与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今年以来,多家外资大牌轮胎企业表示,“受到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以及亚洲低价轮胎的冲击”,需求下滑,并选择关厂、裁员等优化成本。比如,米其林计划关闭法国的两家工厂、优科豪马轮胎关闭其以色列哈代拉的制造工厂等。
在2025年,随着全球汽车销量的放缓和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部分外资轮胎工厂依然面临全球销量下滑的困境。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全世界汽车市场的变化,也凸显了轮胎行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态势。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政策的转型,卡客车市场需求骤减,叠加国货崛起、经济下行等因素,外资卡客车轮胎厂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已经有多家轮胎企业宣布退出中国卡客车轮胎市场。比如,米其林宣布将沈阳工厂转换为生产乘用车轮、邓禄普早前宣布停止卡客车轮胎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生产。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及未来几年里,这种情况将持续存在,将接连有外资轮胎企业品牌因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而选择退出中国市场。
全球轮胎行业中,兼并、收购一直是大型轮胎企业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并扩大产能的主要方式之一。比如,2024年优科豪马以65亿元收购固特异OTR轮胎业务、泰坦国际收购Carlstar集团、CEAT轮胎收购米其林Camso品牌、2023年Ikon 轮胎收购诺记轮胎的俄罗斯工厂、2021年中策橡胶收购了天津国际联合等。
这些企业通过整合优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效益和技术创新,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预计在2025年及未来几年,兼并、收购依然是助于企业变得更大、更强的主要方式之一。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轮胎依然大步扩张,坚定不移地走向全球。2025年也不例外,中国轮胎厂将继续保持扩产势头,通过扩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来减少相关成本、增强竞争力。
同时,中国轮胎企业还将加强与国际轮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整体实力。
近几年,中国轮胎行业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每年都有一大批轮胎企业倒下,行业格局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中国轮胎行业洗牌进入后期阶段,预计2025年这些压力将普遍聚集于中小企业身上,因为中小企业企业往往缺乏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和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难以与大规模的公司竞争。
你认为2025年及未来几年内,轮胎行业还将呈现哪些趋势变化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