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SUV轮胎
分类
智慧出圈 中国外运数智化“组合拳”为物流发展开拓创新
2024-06-02

  从古时驿传的八百里加急,到如今手机就能跟踪货物,物流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科技的发展史。为了运输更高效、成本更节约,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中国外运的“科技大脑”正不断为物流发展开拓创新。

  基于“场景+科技”“客户+科技”的研发思路,中国外运已形成“智系列”“数系列”等创新应用,截至2022年底,累计被授权专利数量106项(含发明专利20项);2022年新获得专利22项(含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5项。

  “单证”,就像物流上下游的“细胞”一样,衔接起所有的环节、担负着凭据作用。中国外运AI+RPA+EDI单证解决方案,支持海运订舱、空运订舱、报关、账单发票、物流标识及证件这5大类、数千种单证自动化处理,打通全程供应链各环节,使一线业务操作从传统人工作业升级到自动化、智能化操作,更准确、更高效、更高质量地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操作效率平均提升300%,操作无差错率保持在100%,每年处理量超过1500万单。

  物流离不开大体量的仓储,而越大的仓储越需要高效、灵活、安全、精准的管理。

  中国外运自主研发了以视觉识别技术为核心、以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为移动载体、以自动升降系统和柔性机械臂为支撑的智能盘点解决方案——“自动盘点机器人”。它兼容条码识别、二维码识别和文字识别等信息形式,解决了传统仓库多行业、多业务场景下盘点人员工作量大、差错率高、时效性低、盘点成本高、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并已于2022年第三季度投入试点应用。上线%,库存信息可识读率提升至99.9%。

  中国外运在干线物流场景精准导入无人驾驶技术,成立合资公司“青骓物流”,以提供更安全、稳定、智能、高效、低碳的科技驱动的混合运力货运解决方案,已开通围绕“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区域的多条L4级(高度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线路。

  中国外运物流控制塔产品,构建强大的数据运营分析平台,对内实现业务及应用指标的统一化、集约化管理;对外形成客户画像,按照每个客户个性化需求定制数据看板,以科学数据支持客户作预测、决策,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效率,提升上下游各环节协作能力。

  中国外运打造高效运筹优化算法,建立智能运输调度系统,聚焦城市配送与干线运输两大场景,为客户提供多维度、多目标、多场景的任务分配及路线规划建议,在最大限度地考虑约束条件的同时统筹全局资源,可配置40多种针对性算法策略,满足多种需求,显著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人工岗位工作强度和运输成本,大幅度的提高运输时效和车辆利用率,获得了轮胎、快消及汽车行业客户的认可。

  根据国家核算指南、ISO14064、行业有关标准等要求,中国外运详细梳理了仓库及物流链路的所有排放源、排放因子、活动数据、数据来源,打造并上线了“碳足迹计算器”,已在汽运、空运和仓储三个业务场景试点应用,有助于量化供应链物流环节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未来将进一步与公司业务系统打通,实现用能及碳排放的实时数字化跟踪与可视化管理,为持续发展绿色物流夯实底层基础。

  除此之外,中国外运还通过研发行业级整体解决方案,打出数智化“组合拳”,为不一样的行业客户提供创新物流服务体验。

  实现订单流转调度、车辆预约、自动备货、复核、分拣、清洁、装车一体化。自动出库备货效率提升40%,每条分拣流水线%理货操作空间,分拣准确率超过99%。

  针对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出入库量大的特点,融合AI视觉识别、激光SLAM导航、穿梭车与提升机设备、智能调度算法、AI定位识别等技术,帮助客户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减少相关成本。目前主要服务长三角地区保税出口集拼和进口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整体存储能力提升超 40%,拆零拣选效率提升超 50%。

  结合线上预约、智能审核、AI单证识别等技术服务,中国外运建设形成软硬件一体化无接触物流交付解决方案并投产上线,实现客户委托、订舱、拖车、报关各环节的线上化及智能化,打通海运各环节数据,实现线上单证操作与线下物权交接的高效衔接,助力企业供应链资金流流转效率提升。海运提单签发效率提升15-60倍。

  数智同创,物流先行。在打造韧性供应链的道路上,中国外运将创新基因渗透在业务的所有的领域,发挥智慧物流联通性强、融合度广、运行效率高等优势,为“成就客户 创造价值”增添更多“科技含量”。(李思瑶 张诗奇 李汶键)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试点成效如何?创新路上中小企业还有哪些需求?科技工作人员服务创新发展还有哪些诉求?记者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倾听实践者的诉求与心声。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中国科协、科技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主场活动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仪式。

  从清华大学获悉,继2019年发布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之后,该校精密仪器系类脑计算研究团队在类脑视觉感知芯片领域再获新突破,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段路明研究组近日在量子模拟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512离子二维阵列的稳定囚禁冷却以及300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们国家的经济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立足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战略高度,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通科技与产业融通的堵点,逐步的提升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商用车的智能化发展,提升了商用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在长途驾驶等多种场景下具有实用意义。

  研究团队进行了4个实验,让300多名参与者聆听一系列合成音乐和语言类的音频,这些声音具有不一样的调幅和规律。

  研究团队分析了富含有益化学物质的橙皮提取物,研究其减少TMAO和三甲胺(TMA)产生的潜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陈少华发现,很多孩子缺少动手能力,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类的兴趣不大、手动不勤。

  萤火虫成虫通过发光吸引配偶。对幼虫来说,发光不但可以用来引诱小虫、寻找食物,还可以吓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敌。

  由于量子比特非常敏感,需要将它们尽可能地与环境干扰隔离,因此新型制冷机也有助加快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利用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数据,以检测手臂下的淋巴结中是不是真的存在乳腺癌细胞。

  花生属于豆科作物,能够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作物养分——氨。

  此项成果将有力推动高品质血橙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工作,并为后续血橙特异基因挖掘和育种利用提供核心素材。

  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表明,过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超过1万平方公里;预估至21世纪末,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补给,在低排放情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将扩张约50%(增加约2万平方公里),水位上升约10米,水量增加约652千兆吨,水量增量是过去50年的4倍。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张国庆研究员等完成,相关论文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

  前不久,四集广播剧《禾下乘凉梦》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文艺之声等播出。该剧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为创作蓝本,讲述他为实现人生两个梦想,即“让中国人端稳手中的饭碗”的“禾下乘凉梦”以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奋斗一生的事迹。

  近日,北京市民王先生家使用超过10年的旧洗衣机出现了故障,王先生决定购买一台新机,但家里这台旧机怎么样处理,让他犯了愁。经过对比选购,他最后在线下购得了一款洗干一体机。

  一年间,C919投入“京沪航线”、服务“春运”、飞出国门亮相新加坡航展……6月1日,东航将使用C919执飞“香港-上海”商业包机航班。